日式料理漢字大解析-點餐大丈夫-1〈菜單篇〉

超實用!日式料理漢字大解析-點餐大丈夫-1〈菜單篇〉
 
你是否也曾發生過這種情況呢?
在日本觀光時,滿心期待地走進一間日本料理店,想要填飽自己的五臟六腑,
於是翻開桌上的菜單,看著日文中夾雜的一些漢字,便順利地點完了餐點。
過了一陣子,送上餐桌的料理,卻往往和自己認為的東西大不相同...

明明上面寫著「餛飩」,卻送來「烏龍麵」?
明明菜單上是「燒蕎麥」,結果連個「蕎麥麵」的影子也沒看到…..
「饅頭」不是饅頭,而變成了一種包有甜紅豆餡的薄皮甜點,
「中華饅」裡面竟然有肉餡,長得還和我們的「包子」一模一樣,

想要吃的餐點一項也沒吃到,更讓自己碰了一身灰。
 
其實,現今的日本依然使用許多漢字,
但漢字的背後衍伸出來的意思早已和台灣的中文有些不同,
因此,為了讓我們能夠在日本吃到自己期待的料理,
這次介紹關於在日本點餐時較常會看到的日式料理漢字給大家唷!
 
首先,我們先來看看主食麵類篇-----

1、漢字「饂飩」,發音「うどん」,中文「烏龍麵」。

「饂飩」的語源來自華語的「饂飩」,「饂飩」在華人文化圈裡,明明是包著肉餡的「饂飩」,怎麼傳到日本,肉餡就不見了呢?

比較盛行的說法是和食對麵食的要求,由於日本人喜歡樸素的原味,因而將饂飩餡去除,取其皮,做成外觀粗大,口感香Q的烏龍麵。

至於「饂飩」為何在日本變成烏龍麵呢?那是因為烏龍的音與「饂飩(うどん)」的日語發音相似而來的唷!

 


2、漢字「燒蕎麥」,發音「やきそば」,中文「炒麵」。

「燒」這個字的意思在日文裡是指「火侯或燒烤」的意思。一般來說,所謂的「蕎麥麵」是將蕎麥種子磨成粉後做成的麵條。

雖然各地有不同的做法,但共同點都是必須使用蕎麥粉。而「燒蕎麥」雖然使用「蕎麥」這個字,不使用「麵」,

當然也不是用蕎麥粉做成的麵條,最主要的原因是據說從以前在日本的麵類大多是指「蕎麥」,且麵條形狀就像蕎麥麵一樣,因此取名為「燒蕎麥」。


 


3、漢字「春雨」,發音「はるさめ」,中文「冬粉」。


從漢字來思考意思,想必許多人一定會認為和「春天下的雨」有關,根本無法和食物聯想在一起,但偏偏「春雨」就是一種食物,而且台灣人還經常食用呢!

「冬粉」是由中國傳入日本,最早可追溯到鎌倉時代僧人的素食料理,但早期一直都是僧人或王公貴族才吃得起的進口食品。

但到了日本的大正時代,冬粉漸漸進入百姓的胃袋,同時,以往被稱為「唐麵」、「豆麵」、「凍麵」等冬粉名稱也漸漸被稱為「春雨」,用來形容其透明得像春天的雨絲般柔嫩輕巧。
昭和初期,日本開始試著自力生產冬粉,但因綠豆在日本取得不易,而改採馬鈴薯及番薯做為原物料,自給自足。

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,「唐麵」、「豆麵」等名詞在日本幾乎被人所遺忘,「春雨」正式成為冬粉日語名的霸主。
有趣的是,冬粉的製作原料在中華文化圈是使用「綠豆」做成,而日本主要是用「馬鈴薯」喔!

​ 


 想不到光是麵類的漢字就有這些不同的意義和意思存在,很有趣吧!

當然,相信經過這次的介紹,大家之後再到日本想點麵類來吃的時候,

一定會更加得心應手,再也不會霧裡看花,頭昏眼花囉~


你可能有興趣>>

日文菜單日中翻譯

日文學習技巧

常用日文會話


 
立即與我聯絡 / 免費索取課程資訊

菁英《四季日本語》提供最符合您需求的課程

撥打電話聯繫

別讓前進的動力消失!立即與專員一對一討論學習計畫。

線上預約諮詢

留下您的學習想法! 我們將於24小時內與您聯繫,共同規劃學習藍圖。